
据报道,6月20日,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向海牙国际刑事法院(ICC)提交的保释申请传出新动态,与此同时副总统莎拉的弹劾案在参议院经历戏剧性转折,两股政治风暴正搅动菲律宾权力格局。
80岁的杜特尔特自今年3月被移交ICC以来,健康问题成为保释申请的核心筹码。其律师团队援引《罗马规约》第58条,以“高龄体弱、无潜逃风险”为由提出临时释放请求,并声称已有第三国承诺提供监管。但ICC内部文件显示,这份申请面临三重阻碍:
罪案调查争议:检方认定杜特尔特任内“禁毒战争”导致超6200人死亡,涉嫌“反人类罪”的证据链仍在补充,提前释放可能干扰证人保护程序。
马科斯(资料图)
第三国身份迷雾:尽管比利时、阿根廷被指为潜在接收国,但两国驻海牙使团均未确认相关协议。有东南亚国家曾秘密接触,却因担忧美国外交压力搁置计划。
展开剩余74%医疗证据角力:辩方提交的报告显示其患有高血压与认知障碍,而ICC指定医疗团队评估称“身体机能足以支撑庭审”,双方在健康状况认定上存在明显分歧。
6月9日参议长埃斯库德罗刚宣誓启动弹劾法庭,次日参议院就以18:5的投票结果将案件退回众议院,这场“一日游”式弹劾暴露马科斯阵营的战略失误:
议会力量重构:5月中期选举中,参议院12个改选席位里马科斯派仅拿下6席,杜特尔特派与其持平,失去绝对控制权。
程序时间陷阱:国会6月30日届满,按参议院规则未审结议案自动失效。法律专家测算,即使每日开庭,完整弹劾审判也需20个工作日以上,时间窗口实际已关闭。
民意反弹效应:莎拉在弹劾期间赴马来西亚出席活动,被舆论解读为“临危不乱”。同期民调显示,杜特尔特家族支持率因“悲情叙事”回升12个百分点,杜特尔特更以68%得票率第八次当选达沃市长,地方选举大胜巩固家族根基。
杜特尔特(资料图)
军事层面:允许美军在巴拉望岛新增3处反舰导弹阵地,试图借助外部力量制衡杜特尔特派,但此举导致中菲经贸对话重启遇冷——中方对其“一边寻求合作、一边强化军事同盟”的行为明确表示关切。
经济层面:面对国内通胀压力,马科斯政府6月突然提出恢复中菲农业合作项目,却因此前的美军部署决策遭中方技术性搁置,暴露外交政策的矛盾性。
司法反制:莎拉阵营推动国会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,聚焦马科斯家族在北伊罗戈省的土地交易案,指控其涉嫌利用离岸公司洗钱,已传唤3名关键证人。
舆论动员:杜特尔特支持者连续三周在马尼拉美国大使馆前集会,打出“ICC滚出菲律宾”标语,迫使ICC首席检察官推迟原定于7月的访菲行程,国际司法机构的公信力在当地面临挑战。
莎拉(资料图)
匈牙利5月以134:37票通过退出ICC的决议,指责该机构“以政治偏见方式运作”。这一背景下,菲律宾国内对ICC的质疑声浪持续高涨:
民间抗议组织发布报告称,ICC在菲律宾的调查存在“选择性执法”,对马科斯家族在戒严时期的历史案件却长期搁置。
参议院少数党领袖公开表示,若杜特尔特因健康问题在羁押期间出现意外,可能引发“全国性政治危机”,暗示政府或将启动退出ICC的立法程序。
杜特尔特的保释申请若被驳回,可能引发其支持者更大规模街头运动;莎拉若成功挺过弹劾,2028年总统大选的参选概率将显著上升;而马科斯政府若无法缓解经济压力,中期选举后的执政基础将进一步动摇。这场交织着家族恩怨、国际干预与民意博弈的政治风暴,不仅关乎菲律宾未来五年的权力版图,更可能重塑东南亚地区的安全与外交格局。
当80岁的杜特尔特在海牙拘留所等待司法裁决,当莎拉在马尼拉议会大厦应对弹劾风云,菲律宾政局的每一个转折,都在牵动着地区国际关系的敏感神经。局势如何演变,仍需持续观察。
发布于:江苏省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